黄瓜寿司怪谈
常有朋友问我:你哪里来的时间写东西?其实写东西哪里需要很多时间,鲁迅先生说过: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意挤,总是有的。今天事情有点多,晚饭只能到超市买盒6块9毛钱的廉价寿司混一顿。这个价位的寿司,理所当然,日本料理里那些引人口水的什么鲷、鰤、鲑、吞拿……一概是没有的,连肉泥都没有,只有黄瓜、芥末和紫菜而已。不过哪怕是一顿6块9毛钱的超市寿司,要想说点故事,也是可以的。要么就占用吃几枚超市寿司的晚餐时间,我来嚼嚼蛆好了。
日本的寿司名目众多,主要的配料是醋饭和鱼生。鱼生价昂,且储存不易。老百姓果腹,有时就像我今天一样,拿根黄瓜一卷就吃了。日本人凡事最为讲究,哪怕吃个最便宜的黄瓜寿司也要吃出点名堂,黄瓜寿司在日语里有个有趣的名字,叫河童卷。河童?那是日本传说中的一个妖怪呢。
虽然是传说中的妖怪,日本人还像模像样地画了标准像
日本四面环海,地震火山台风海啸,自然灾害一年四季不停,所以日本人对大自然特别敬畏,怪力乱神在日本特别有市场,妖怪、鬼魅等形象尤其多。河童传说栖居在河川和池塘里,各地的形象还不一样,有的说像乌龟,有的说像猿猴,也有的说是鸟头人身。更有的说头上有个碗状的凹塘,里头有水,一旦水干了,河童就会死。不管河童的传说如何荒诞,有一点是相同的,那就是河童喜欢把人往水里拽。
常在河边走,除了要小心鞋子湿掉,还要留心河童
日本的妖怪文化如此发达,老百姓一方面对妖怪又敬又怕,一方面又在用戏谑的态度对待鬼神。像中国的孔老夫子那样“子不语怪力乱神”,日本人是不来的。日本的妖怪很多和中国相像,有些直接来自《山海经》,但也自己发展出来一套妖怪体系,和中国的神话传说只是像,却不是一回事。日本的妖怪文化如此有魅力,搞得西方人也非常感兴趣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个生于希腊的爱尔兰裔“浪人”拉夫卡迪奥·赫恩到了日本,娶了日本老婆、入了日本国籍、改了日本名字不算,还写了一本名著《怪谈》,又是鸳鸯啦,又是因果啦,几分寂寞,几分幽怨,却又有几分唯美,把日本的鬼故事写出了境界。
《怪谈》的作者小泉八云,原名Lafcadio Hearn
《怪谈》
河童本该是吃人的妖怪,但日本人并没有把它当作洪水猛兽。日本有位著名的作家、艺术家妹尾河童,原来的名字叫妹尾肇,后来取笔名的时候干脆给自己命名为“河童”。妹尾河童最有名的是“窥视”系列,窥视欧洲、窥视印度……在文学青年中很有市场。看到他的名字,就感觉有那么个妖怪,在水里默默地注视着你。
妹尾河童
芥川龙之介的名著《河童》
刚才说了日本的神话传说和中国的有点相像,很多都能从《山海经》里找到原型。河童的故事在中国也有,比如中国的老人也会吓唬孩子不要在河边行走,一般会说到水里有妖怪,那个妖怪,我想应该和河童会很像。还有就是古代神话中的“河伯”,和日本的河童也颇为类似。只是中国的“河伯”比日本的“河童”厉害得多,动不动就要娶亲,要求老百姓把女孩子扔到河里给他当老婆。好在中国的语文教科书里有个西门豹,据说两千年前就把河伯娶亲的谎言给揭破了。后来好像画了一根红线,某年之后一律不准再成精了,所以中国的山河湖海当中,也许曾经有过怪物,但现在……即使有,可能也受不了污染,都逃跑了吧。
一阵野眼望好,一盒子“河童卷”吃得也差不多了。那么有朋友要问了,你说了那么多河童,并没有说黄瓜寿司为什么叫河童卷呢?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,一种是说河童喜欢吃黄瓜;另一种是说因为黄瓜寿司黄黄绿绿的,看上去和河童很像。我觉得两种解释都有道理,要我说哪个更靠谱,我还真说不上来,因为什么河童啊,妖怪啊,本来就是不是靠谱的事情,说的随便说说,听的随便听听。只不过我想哪怕是一盒6块9毛钱的一盒廉价寿司,如果用心去吃,也是能吃出点意思来的,是吧?
最近我还写了